读研期间在线上带过一个一对一的日语考生。但当时对教材以及高考日语做的了解并不足够。选取的是《标准日本语》这本教材,一年时间从0开始学习,期间因为学生一些原因还断过课。当时是上完了标日的初级上下册就开始总复习。然后换了一套教材。学生专门购买了一套高考教材以及单词书。
现在回想下,当时确实太不严谨了。没有仔细去对比市面上的教材。仅仅是因为看到大部人都在用这套教材且自己对这套教材较为熟悉便选取了。我们现在选取的是人教版日语,如果大家看到之前的推送,应该有看到我们做的课时计划,要在2年时间内学完初中789年级以及高中必修123加选择性必修1、2,也就是两年时间完成8本教材的教学。课时其实十分紧凑。但是仔细一研究教材其实会知道,人教版是目前市面上最贴合高考日语的一套教材了。其实,这套教材不单贴合高考也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为何市面上现在有很多针对高考日语的资料,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区使用的是标日或者其他教材,而那些教材与高考的贴合度较低。从单词到语法甚至是对话、课文内容。因而这就为这些教材的出现铺设了市场。所以应该也有很多老师苦于复习的教材选择。我所了解到的,也有很多教师其实有权自行选择教材,但很多会以自己对标日熟悉,对人教版教材不熟悉就这样定下了标日,殊不知为自己及学生后期埋下了很重的复担。
我们开班是在9月中旬,使用的是初中7年级教材。目前已经学到了第9课内容。第8课中首次出现了形容词的分类及形容词作谓语、定语的知识点,还有形容词的现肯和现否表达。而在第11课又涉及到了形容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否定,那么考虑到课时紧凑,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主动性了,将形1、形2甚至是名词的现肯、现否、过肯、过否导入。这不代表到时候第11课就要pass,而是到第11课的时候,就可以再次进行复习巩固。这就相当于其实他们已经复习加深了。而在第9课讲解的是动词分类及敬体、简体概念。进入第9课前依然可以复习形容词的变形。在这样的循环反复的复习中学生会掌握的很牢固。
再此我还想补充一点,这个阶段作业设计也十分重要。除了同步练习册上的内容,教师应该花一些心思设计课后作业。比如在导入形容词的现肯现否过肯过否表达时,就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甚至是后面的单词表或者是7-9年级汇总的单词表,尽可能的找出形1、形2,然后进行变形。以及每个表达都至少造出一个句子。这不单是强化他们的认知,还有效的为他们写作文奠定基础。同理第九课中的动词分类、动词变形也可以采取该方式。
如果深入研究了教材,就会发现在7年级教科书中,基本不涉及太多语法。重难点在于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现肯现否过肯过否的变形及使用。7年级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量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所以在入门第一单元部分,每一课都补充了大量单词。不过我们当时并未按部就班按照课本进行讲解,而是将五十音图按照一行一行的顺序讲解,把书上相关行的单词也放入了ppt中,这个阶段耗费了半个月时间左右。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单词储备,那么表达肯定就会丰富起来,由此以来作文其实就不会难写了。
这样实践确实是有很明显的效果的。我们在第5课学完就立即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自我介绍。他们写的作文的完成度大大让我感到震惊。因为入门刚学完只学会了一个NはNです。就能够较为流畅的做一个自我介绍。这也得益于在入门阶段介绍过两个句型:
1、名词が好きです。
2、宾语を动词(日常生活那课)
这里大家十分聪明,甚至已经学会了~ことが好きです。因为练习中出现过一个奶奶喜欢吃葡萄。他们有不少人看到有吃字,所以都写了葡萄を食べる、好きです。但不知道如何串成正确的句子。于是借由该契机我又导入了由于喜欢什么前面一定是个名词,可葡萄を食べる是一个动宾短语,那么这个地方我们要怎么才能将这个动宾短语变成名词呢,我们只要加上こと即可。具体こと的用法可以不说,就只要带过它可以把前面的动宾短语名词化即可。
所以他们的自我介绍内容就丰富了不少。而且还十分高级。这时候可以大大进行表扬。他们肯定会继续在句子构造上下功夫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其实日语写作真的不难。如果教师在一开始稳抓学生写短语造句,那么当真正写起作文来学生也会信手拈来的。利用所学让他们去创造,化为所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当他们能够利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就已经迈入了写作的第一步。而往后的这样的练习都将是他们写作素材的一砖一瓦。记住平地起高楼是不可能的。所以那些主张在最后几个月内可以突击写作和听力的观点,我是无法认同且认为这是作为教师的失格。